看演出、赏非遗,第七届南宝山羌族集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邛崃举行

小编

四川在线记者 肖莹佩 成都观察 王翱

看演出、赏非遗,第七届南宝山羌族集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邛崃举行
(图侵删)

悠悠羌笛声,曼曼羌族舞。6月1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七届南宝山羌族集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成都市邛崃市南宝山镇木梯村举行。本次活动将持续至6月10日,将通过羌族非遗产品展示、羌族刺绣培训、羌族非遗技艺活态展示和传统表演艺术展演等展示羌文化的独特魅力。

舞台上,羊皮鼓舞、羌族沙朗、羌笛表演、羌族山歌等丰富多彩的羌族原生态文化艺术表演轮番登场;舞台下的非遗展示区,则陈列着羌绣、羌笛、陶器、瓷器以及杂件等羌族特色展品。其中色彩艳丽,针法精巧细致的羌绣吸引不少游客驻足欣赏。“羌绣扎根于民间,是历代羌族人民传承于世的一门手艺。”成都市级羌族刺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直台羌寨传习所负责人冯旸介绍,希望通过建立羌寨传习所守护传统技艺,促进羌绣更好回归民间并对羌绣在内的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打造羌绣特色品牌。

活动现场,南宝山镇人民政府还与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进行签约,双方将共建外语人才政产学研联合培养教学实习基地、非遗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等。

邛崃市南宝山羌族集聚区是四川省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邛崃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市在南宝山镇依托7项非遗项目,积极探索“非遗+文创”“非遗+旅游”的发展模式,通过举办羌族聚居区非遗保护成果展、南宝山羌历新年庆典、南宝高山蓝莓旅游节等活动,2023年旅游收入突破200万元。未来将进一步探索“非遗+乡村旅游”模式,积极融入“国家级巴蜀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打造“成都最近羌寨”的乡村文化旅游品牌。

三亚新增650个托育托位 “以奖代补”构建多元托育服务体系

云南省龙陵县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辽宁省义县发布雷电黄色预警_1

云南探索“水库保姆”模式助力水库管护提质增效

青海:黄河干流防洪二期工程获批 总投资7.03亿元

山西古县:麦浪翻滚 农机“唱”响“夏收曲”

山东省宁津县发布高温橙色预警_1

云南省勐腊县发布雷电黄色预警_3

浙江绍兴19座大中型水库水位均低于汛限

云南省牟定县发布冰雹橙色预警

山西发布地质、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发布雷电黄色预警_5

看演出、赏非遗,第七届南宝山羌族集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邛崃举行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练习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