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些人有这样一种心理,面对别人时,总是想着去讨好对方。他们常常委屈自己来迎合他人,害怕自己的需求或想法与他人冲突,所以极力压抑自己的想法。

专家说
那么,总是想方设法讨好别人,是“讨好型人格”吗?
总是想讨好别人,的确可能存在“讨好型人格”的性格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①过分敏感:对他人的言行、情绪极为敏感,能敏锐觉察他人的心理需求,甚至过度解读,做事谨小慎微。
②极度自卑,缺乏自我认同:对自己缺乏客观认知,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害怕失败和被否定,缺乏自信,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
③不懂得适时拒绝: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淡化或压抑自己的需求,从不拒绝别人提出的要求。
事实上,心理学界并没有“讨好型人格”这一说法。无论是人格的八种类型还是五大人格特质理论,都没有“讨好型人格”的分类。这个名称更像是一种便于理解的比喻,而非真正的人格类型。
“讨好型”的概念多见于萨提亚人际沟通理论。萨提亚人际沟通理论将沟通方式分为五种,即指责型、讨好型、超理智型、打岔型、表里一致型。“讨好型人格”并未被纳入人格障碍诊断体系,更倾向于一种社交行为模式,而非人格障碍。
“讨好型人格”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和成长经历有关,包括原生家庭没有得到过“无条件的爱”,缺乏鼓励和认同,个性自卑,缺乏安全感,或在人际交往中遭遇伤害、被人欺负或被孤立过等。
健康术语
人格:包括人的气质和性格。既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征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如何改善这种“讨好型人格”带来的不安?
提高自我认同,接纳内心真实的自己,慢慢改变不良的认知模式,学会将认同感的来源从外部转移到内部,建立自己的审视标准,关注自己的优势;遇事多考虑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理性分析,学会简短精炼地表达拒绝。
(人卫健康)
中国新地标“一桥连三城”不断刷新“进度条” 协调发展注入更多新活力
75.0%受访青年认为“一带一路”会是未来10年就业创业新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