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壁上凿出致富路(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

“早上出发,中午就能把高山菜送到西安。”7月27日,70岁的魏登殿指着山间公路说,如今去趟西安就像郊游!魏登殿是湖北省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党支部书记,已扎根深山49载。

崖壁上凿出致富路(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图侵删)

  海拔近1800米的坎子山村,被称为“挂在绝壁上的村落”。没有路,乡亲们到乡上办事需要翻山越岭,天不亮动身,回来已是漆黑。

  1975年从部队复员的魏登殿,放弃部队安置工作的机会,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那时,坎子山村是远近闻名的“三无”村,无路、无水、无电,条件艰苦。

  “路,是坎子山人的命。”魏登殿目睹此景,决心要打通出山路。担任村支书40年间,他带领群众在群山峻岭间凿出35公里的出山大道。如今,6米宽的通村通组路实现全覆盖,村民肩挑背驮出村成为历史,山上到集镇车程从5小时缩至半小时。

  “九分石头一分土”的坎子山村属于喀斯特地貌,存不住水,村民吃水困难。1997年,魏登殿带领群众开展“饮水解困”攻坚战。偶尔遇到大停电,碎石机不能运转,魏登殿就和村民用石磨碾砂,5天5夜,硬是碾出500立方米粗砂……日复一日的努力下,村里陆续建成了121口水窖,彻底解决了村民吃水问题。

  “油灯松枝度长夜,无电生活一团糟。”为了通电,魏登殿以个人名义,在银行贷款2万多元做启动资金,购买电线、电线杆等材料,组织全村群众栽杆拉线,村民用电得到保障。

  路通了,水通了,电通了,坎子山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变样。

  基础设施改善后,带领村民致富成了魏登殿考虑的头等大事。“山上都是空家当,除了石窝窝还是石窝窝。”魏登殿说,村里山高土地贫瘠,一亩苞谷,产量不到100斤。

  魏登殿独辟蹊径,发展高山特色农业。如今,“坎子山牌”农产品商标成功注册,村里建起了800亩地膜覆盖的玉米基地,还发展了1000亩高山包菜和1200亩土豆。“玉米加工成苞谷糁,高山包菜加工成方便面袋料,土豆加工成干片,每亩可增收约500元。”魏登殿介绍,村里还因地制宜种植了3000亩华山松。如今,华山松已开始挂果,实现了乡村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

  除了发展高山农业,魏登殿又把目光投向高山旅游。坎子山村依托本地特色资源,开发了石林、凤凰洞等景区。同时完善民宿、餐饮等配套设施,让村民敲开了乡村旅游致富门。

  来源:经济日报

高速上面对交警喊话依然保持龟速,驾驶人:没上过高速,不敢开快车

明晚停水!安庆这些区域受影响,市民注意提前蓄水

中国重型院在陕西成立创新中心 含新材料技术研发业务

河南省太康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6

文化中国行|如此惊艳!感受先贤遗风在字里行间中闪耀

贵州省大方县发布暴雨黄色预警_1

春茶季里学茶艺 “中式美学”课受热捧

吉林省长春市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全市300家药店实现医保线上购药

应急管理部:抓好端午假期前后安全防范各项工作

留学生感受“村超”独特魅力

阳江阳春潭围村举办大王诞炮会:百年民俗焕新彩 乡村非遗添活力

崖壁上凿出致富路(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练习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