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记者 潘頔

在风吹日晒的日子里,他和同事们每天同污泥浊水、有毒气体打交道;台风天里,他逆流而上奋战在排水“第一线”;面对生死考验,他不愿虚度生命,勇往直前。脱下橄榄绿,换上防水服,身份的变化,却让他不忘初心,始终坚守在一线。他就是原海口市排水设施事务中心秀英大队副大队长陈清琪。
陈清琪参加退役军人先进事迹宣讲活动。受访人供图
患癌十余年仍坚守排水“第一线”
1997年,陈清琪结束了18年军旅生涯,面临转业时的众多选择,毅然选择到最基层最脏最累的排水管道养护所,这一干就是20多年。“苦、脏、累、险、毒”这五个字是排水人的生动写照。
陈清琪所负责的秀英管辖区域的排水设施长度约380公里,道路130条,窨井约19000座,积水点8个,全队仅有21名工人,是排水所中任务最重的养护队。为确保管道畅通,陈清琪常常顶着烈日带领工人清理下水道,辖区内只要发现井盖破损、下水道堵塞等问题,24小时随时出动处理修复。
2010年,陈清琪被确诊为食道癌晚期,医院无情地宣判这种情况“生命最多只有半年”。顶着这种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和心理压力,陈清琪去广州做了胃和食道切除手术,整个手术期间先后有两次病危通知,术后做了放化疗12个疗程,每三个月都要去广州做一次检查,由于食道切除晚上睡觉时不能平躺,只能45度躺着,导致他经常反胃酸影响睡眠。
2014年7月,对于许多海南人来说是一段记忆犹新的一段日子,超强台风“威马逊”的到来,让城市陷入停电和洪涝之中,当时陈清琪与同事们和往常一样奋战在一线。台风过后,陈清琪又立即带领全队人员在滨海大道展开排查。“1000多个井盖,就是挨个数也要数好一阵子,我们却一个个掀起,把堵塞在1000多个井里的杂物和垃圾挨个清除干净,保障城市主干道的安全通行。”陈清琪说。
退休后发挥余热传播正能量
二十多年来,无论清晨还是午夜,不管是刮台风还是下暴雨,只要所辖路段有积水,陈清琪就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也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水在,人在!水退,人还在!”从队员、副队长、秀英管理队队长,身份变了,但他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工人做到的,他坚持带头做。
如今,陈清琪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他依旧没有给自己休息的时间。今年11月,陈清琪刚刚结束2023年“老兵心向党·建工自贸港”退役军人先进事迹巡回宣讲活动,他先后走进学校、部队、三沙市等地进行宣讲。
陈清琪以“用生命作答的排水老兵”为题,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迹和饱满的情感讲述自己确诊癌症直至退休前,始终坚守在最基层最脏最累的城市排水工作岗位上的动人故事。
陈清琪说,作为一个身处癌症晚期的病人,他的生命之灯随时都可能熄灭,可对于一个“排水老兵”来说,他不愿虚度生命。
风为令、雨为号,陈清琪用实际行动展示了退役军人的“铮铮铁骨”,他在风雨中始终坚持第一线当“小黄人”,退休后依旧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