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有三伏,冬有三九。从冬至这天起,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今天刚好是“三九天”,也就是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

这“冬三九”,是冬季一个最合适的养生节点。话不多说,接下来就给大家讲讲三九天的养生重点——
晨起1不急
入冬后,想必大家都不愿意离开暖和的被窝,但也有不少人因生活、生理需求所逼,一听到闹钟就一骨碌爬起来赶着上班,或是忙着起来把憋了一宿的尿液排出去。晨起主打一个“急”字。然而,这看似干脆利索的动作,却暗藏危机。这是因为,人在睡眠状态时,大脑皮质处于一种休眠、抑制状态,各项生理功能维持着低速运转,代谢水平降低,心跳减慢,血压下降......而早上起床时,我们从睡眠状态逐渐清醒过来,身体也从一夜的近乎静止状态逐渐“醒”过来。这也就意味着,身体各部分机能的逐步唤醒,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此时身体若是猛地起身,容易导致一系列意外,譬如:容易损伤颈部肌肉筋膜和韧带,导致颈椎小关节错位,严重还会出现短暂性脑供血不足;极易造成血压波动,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使血液不能及时回流到大脑和心脏,从而出现心悸、头晕、晕厥等不适,严重还会诱发脑中风等心脑血管意外。所以,晨起时,大家先别急着起床,不妨躺在床上“哄”好咱这副刚睡醒的身体。
有人可能会问,早上醒来也不能干躺着啊,那得躺到啥时候啊?别急,在这给大家分享一句养生歌谣,“清晨起,莫慌忙,伸伸懒腰再起床;床边坐,别着急,半分钟后再站起。”具体来说就是,大家醒来后,先伸伸懒腰,使血液慢慢回流;再起身坐在床边,双腿下垂半分钟,再缓慢站起活动。
饭后2不宜
不宜立即散步
民间素有“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说法,不少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跟着照做。然而,从消化角度来看,这句话却是不严谨的。饭后,胃正处于充盈状态,这时必须保证胃肠道有充足的血液供应,来进行初步消化。此时如果急着出去散步,血液集中到四肢,胃肠的活动反而会延缓,导致消化不良。
因此,饭后别急着去散步,最好先歇上20~30分钟再去。尤其是患有胃下垂的人,也不建议饭后走,否则易加重病症,引发胃痉挛、腹痛等不适。另外,饭后也不要立马坐着或躺下,这样容易让胃酸逆流到食道,发生胃食管反流。饭后不能立马散步,又不能坐着、躺下,那究竟怎么做才好呢?答案是站着。在饭后的20分钟内,保持站立姿势,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还能使人体消耗更多的热量。
不宜立即喝茶
很多人一吃饱,就习惯泡一壶热茶来喝,在寒冷冬季喝既能暖身,又能解腻消食。喝茶的确是挺好的,但是呢,这最好缓一缓再喝。这是因为,茶叶中的单宁酸会跟食物中的蛋白质相结合,继而形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因此,如果你有饭后喝茶的习惯,最好在饭后半小时后再喝,一次也别喝太多,尽量饮用淡茶。
睡前3不要
洗澡
进入三九天后,天气是一天冷过一天。于是,很多人都喜欢在睡前洗个热水澡,全身上下暖呼呼的,再美美入睡。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睡前洗澡,其实更不利于入睡。刚洗完澡,身体温度整体是偏高的,但这并不是入睡的良好状态,反而会让人感到更精神。
这是因为,当躯体温度升高时,大脑会推迟释放“睡眠激素”的时间。只有身体经过自动调节温度后,躯干温度有所下降,睡意才会自然产生,这才能让人体更好地进入睡眠模式。因此,晚上想要睡得好、睡得香,最好在睡前1.5~2小时洗澡,给身体一个调节温度的缓冲时间。
剧烈运动
有些朋友白天因为学校、工作或其它原因,只能将运动时间安排在晚上。运动自然是好的,但是在睡前2小时就不要再进行剧烈运动了。
这是因为,人运动后,大脑皮层会处于兴奋状态,这种兴奋度一时半会还没法缓解,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渐渐平息,因此短时间内是不利于睡眠的。在个人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建议大家在下午5点到7点运动。根据人体生物钟显示,在这个时间段,人体体能可达到最佳状态,因此运动效果也最佳。
玩手机
天气那么冷,睡前躺在暖和的被窝里玩手机,简直太舒服了。但是,睡前在床上玩手机,你浏览的内容可能会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进而导致难以入眠、多梦等问题。
不仅如此,睡前长时间玩手机,还会减少人体生成褪黑激素,让人始终处于浅睡眠状态,影响睡眠质量。建议大家在睡前半小时尽量不要接触电子产品,更不要带手机上床。
(养生每日推送)
用心用情做好“亲清护企”大文章泉州丰泽强化数智检察服务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