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暖心故事」屋里好暖和……

侠名

  【这些暖心故事 】

「这些暖心故事」屋里好暖和……
(图侵删)

  雨飘飘洒洒,壶瓶山笼罩在浓浓雾霭中,风一阵一阵,脚下山路泥泞湿滑。记者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壶瓶山位于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境内,这里山高路险,其主峰海拔高度2098.7米,有“湖南屋脊”之称。

  “踩稳呐,贴紧山壁,离悬崖远一点!”壶瓶山供电所“电骡子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李树轩大声提醒记者。

  此番进山,是为了给关银娥老人送给养。

  供电所为什么要进山送给养?这里面有个故事:

  16年前,供电所一位党员在勘察线路时了解到,由于交通不便,村上一位老人,为了买回一包盐,竟来回走了80公里山路。于是,壶瓶山供电所党支部在全省、全国率先推出了“阳光电力服务箱”服务举措——每个员工摩托车的后备箱里装的是为百姓代购代销的生活急需品和农副产品。在摩托车不能到的地方,员工们就肩挑背负给用户送到家。

  骡子,曾是这里最可信赖的运输工具。山民们把这群可亲可敬的电力人称为“电骡子”。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十多年间,干部员工来来去去,但这一做法,却一直坚持了下来。

  85岁的关银娥独居在石南山村。通往村子的那条羊肠小道,悬挂在峭壁间,是“电骡子”队员们这些年一步一个脚印踏出来的。

  “这山望那山,见面走半天。”不到5公里的路程,记者手脚并用花了两个多小时。

  “快来,快来!进屋坐。”关奶奶看到我们,放下手里的活,连忙把大家拉进屋,热情地招呼大家喝茶。

  李树轩擦了一把汗,卸下沉甸甸的竹背篓,里面装的是盐、洗衣粉、副食品。

  “‘电骡子’,我的亲人咯!”关奶奶边把背篓里的东西往橱柜里摆,边用手背擦拭着眼睛。

  坐在火炉边,喝着热茶,听老人讲起了一桩桩往事:

  “有一次,我攒了50个鸡蛋,托李师傅带出去卖。结果那天下暴雨,路不好走,鸡蛋摔破了一半。他好憨,自己悄悄把钱垫了,我当时还不知道。后来,我霸蛮把这钱塞给他,他又转身给我充成了电费……”

  关奶奶又一次擦拭起了眼睛。

  炉子里的柴噼噼啪啪响着,屋里好暖和……

  (本报记者 肖人夫 本报通讯员 徐虹雨)(来源:光明日报)

湖南每年重点培育10个纺织服装品牌

海南提出一批改革举措 奋力争当新时代改革开放示范

热火生涯结束?ESPN专家团解读巴特勒禁赛&潜在交易

辽宁省铁岭市发布雷电黄色预警_1

今年以来我国矿山事故同比下降超两成

青海德令哈:深化村级巡察 推进乡村治理

守护不缺位 服务“不打烊” 昆明西山警方的暖心事

山东省宁津县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成都三圣花乡迎新春好戏不断!火壶火舞等你来打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宿县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

瑞丽航空将开通青海西宁至海南博鳌往返航班

RCEP实施两周年 西宁海关累计助力4500余万元货物享惠

「这些暖心故事」屋里好暖和……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练习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