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地处滇桂黔三省(区)接合部的万峰湖湖水清澈见底,从高空看下去,万峰湖犹如一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镶嵌在滇桂黔接合部,湖面不时飞过一群白鹭,山坡上的果树硕果压枝……处处呈现一幅万峰湖的生态发展之美。

生态共治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决策部署,在河(湖)长制的大力推动下,三省(区)签订了《跨界河湖联防联控联治合作协议》,隶属于三省(区)的万峰湖周边兴义市、安龙县、隆林县、西林县、罗平县5县市挂牌成立了“黔桂滇三省(区)五县(市)万峰湖联合执法指挥部”,云南罗平、贵州兴义、广西西林离湖最近的3个乡镇成立了联合党支部。
针对万峰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问题,召开省际联席会议,共商治理办法;针对万峰湖治理过程中发现的跨界违法线索,开展联合执法;充分发挥联合党工委的协调联动作用,做通做实群众工作,打破了万峰湖以往“各扫门前雪”的传统治理模式,实现了“信息互通、数据共享、联防联治”的万峰湖水域环境综合整治格局,共拆除养殖网箱53.5988万平方米,水土漂浮设施899个。走出了从源头联合治理、坚持区域联动、标本兼治、共治共管的新路子,最终实现了万峰湖内源污染全消除的目标任务。
产业共融
万峰湖钓台钓棚拆除后,周边群众的转产上岸成了当地政府挂心的事情。为持续巩固万峰湖生态治理来之不易的成果,位于万峰湖边的罗平鲁布革乡、西林马蚌镇、兴义三江口镇率先走出了产业共融的新路子。为推动三乡镇产业融合发展,在经过三乡镇联合党支部的共同研究商定后,决定按照“联合党工委—乡党委—产业党建联动区或行政村党总支—合作社党支部—专业党小组”的模式,建成5个“产业党建联动区”,成立滇黔桂跨省区刺绣产业合作社党支部,开展布依族绣品等加工,带动三省区接合部600多名布依族、壮族妇女实现居家就业。
村民背运油茶果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木材加工、热区水果等产业,建成万亩砂糖橘基地、千亩柠檬基地等7个产业联盟基地,带动群众每年每户增收2000余元。
效益共享
万峰湖生态变好了,如何才能有效利用、合理开发万峰湖优厚的生态环境资源,谋划建设一批产业项目,带动沿湖群众致富增收?万峰湖黔桂滇三省(区)五县(市)联合执法指挥部作了专题调研,提出了万峰湖污染防治巩固项目、民生产业发展项目和政策帮扶项目三条发展思路。经五县市共同商讨,择优选择了有利于污染防治巩固的万峰湖大水面生态养殖项目。在《黔桂滇三省(自治区)五县(市)万峰湖产业发展框架协议》内,万峰湖生态渔业发展公司因应而生,万峰湖有了自己的品牌——“万峰鱼”。三省(区)五县(市)共同开展万峰湖增殖放流,到生态鱼成熟期共同组织捕捞,然后根据辖区所占水域面积比例对“万峰鱼”收益进行分红。
投放鱼苗
“今年罗平县建成了首个增殖放流平台,共放流鲢鱼和鳙鱼1万余尾。兴义市放流了55万尾。万峰生态渔业发展公司计划投放600万尾。”鲁布革乡水产站站长刘兴这样说,通过生态渔业的发展,最终实现了共治万峰水、共享万峰鱼的万峰湖高质量生态发展之路。
云南网通讯员 雷紫焱 摄影报道
眼镜鼻托虽然小 法律保护不可少台州椒江:打好依法平等保护企业“组合拳”
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商近期森林火险形势 调度部署重点地区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