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Z世代”成常客 吉林百年满族大集“年轻”了

侠名

中新网吉林2月4日电 题:“Z世代”成常客 吉林百年满族大集“年轻”了

(新春走基层)“Z世代”成常客 吉林百年满族大集“年轻”了
(图侵删)

  中新网记者 苍雁 石洪宇

  吉林市乌拉街镇历史悠久,在灰墙红门的魁府门前,27岁的王双不停地拍照。与这座一百多年前的清代建筑仅几步之遥,便是满族传统大集,热闹的叫卖声穿过魁府的门廊,留下回响。

  王双是吉林市人,也是大集上的常客,拍照之余,吃乌拉火锅、囤满族小吃,是其沉浸式逛集必不可少的环节。

  吉林省吉林市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物产丰富。当地的乌拉街满族镇曾是打牲乌拉所在地,是清代设立的专门负责为皇室采集和运送各种特产的官署。

吉林市域内满族风情浓郁。(资料图)吉林市满族博物馆供图

  这里的满族传统集市已有几百年历史。每逢开集,街上人头攒动,一些商铺挂出的幌仍然延续着古时风格,上面的满族文字意为“吉祥”。

  这几年,集市上的商家们发现,像王双一样专门来此品味“老味道”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的到来,让这个百年大集变得更加“年轻”和“时尚”。

  临近龙年春节,集市上琳琅满目的年货让人应接不暇。53岁的张志东主要售卖满族食品,每天天还未亮,他就和爱人支起摊位,将炭火烧红。冒着热气的豆包、玻璃叶饼很受欢迎。

每天一大早,张志东就会和爱人一起支起摊位,售卖满族特色食品。 苍雁 摄

  他的摊位前,就有很多像王双一样的年轻人,拿着手机记录着新鲜出锅的满族特色美食,还有人干脆开一场直播,邀请粉丝“云逛集”。

  张志东对此早已习惯,有时还会做些动作配合年轻人拍摄。对于集市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身影,他觉得是件好事,“新面孔给传统大集带来了新气象。”

  今年过年,王双提前订购了几十斤玻璃叶饼,包裹的柞树叶经蒸过后香气四溢。路边手工艺人编织的柳条筐、簸箕等“土味工具”颇具满族风格,王双看到也会买回家中当摆件。

王双(右一)在大集上挑选年货。 苍雁 摄

  25岁的郭壮来自长春,他告诉记者,来此逛集是因为喜欢这里的文化味。

  为了拍好阳光照射下的满族建筑,郭壮围着院墙走了几遍选择最佳视角。看到一些摊位上售卖的老式烟袋和烟叶,他当作藏品买下。

  吉林市政协文史研究员皮福生介绍,乌拉街集市历史悠久,起初是周边居民以物换物,至清代时商业繁荣,手工业者和小商贩发展到200多家。

  “这样的‘老味道’受‘Z世代’追捧,会让传统集市历久弥新。”皮福生说。

  临近春节的大集尤为热闹。王双将拍摄的视频上传到了短视频平台上,还特意为作品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穿越清代逛大集。(完)

旅客绑藏珍珠、SD内存卡入境 被沙头角海关查获

(新春走基层)“00后”轨道运营人员的春节:“别人过节,我们过关”

川北医学院:秉持医者仁心 推动医德文化团队教改建设

芦淞区“河小青”开展净滩志愿服务活动

南开惜别叶嘉莹:诗心不朽,莲心恒在

陕西省米脂县发布霜冻蓝色预警

预防骨质酥松,有何妙招?

四川省珙县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再来一次我还会冲上去” 张家界两名民辅警勇斗持刀歹徒

安徽省合肥市发布大雾橙色预警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一巴士坠入峡谷 至少13人死亡

今明两天北京气温持续低迷 早晚寒冷需注意防寒保暖

(新春走基层)“Z世代”成常客 吉林百年满族大集“年轻”了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练习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