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记者“走读”武汉:“黑科技”触手可及

侠名

中新网武汉11月23日电 题:中外记者“走读”武汉:“黑科技”触手可及

中外记者“走读”武汉:“黑科技”触手可及
(图侵删)

  记者 武一力

  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走读中国·走进湖北”2024中外媒体湖北采风活动19日至23日在武汉举行。在5天行程中,来自匈牙利、越南、日本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澳门的记者沉浸式体验融入生活的“黑科技”。

11月21日,中外记者在武汉一车企体验智能数字屏幕。中新社记者 武一力 摄

  走进武汉东湖高新区,一列悬挂于轨道梁下方的“光谷光子号”空轨飞驰于城市半空,中外记者纷纷举起“长枪短炮”,记录这宛如科幻电影的一幕。登上车厢,透过玻璃窗和底部透明观景窗口,高楼大厦、湿地公园尽收眼底,乘客可体验“人在空中走,景在脚下飞”的场景。

  “空轨如何做到悬挂在半空中运行?”“它如何掉头?”面对新兴交通工具,中外记者好奇发问。

  武汉光谷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市场开发部部长孙琪解释,“光谷光子号”空轨是中国首条悬挂式单轨系统,无人驾驶模式运行。车辆采用先进的永磁牵引等一系列技术,使其平稳悬挂轨道梁下方。光谷空轨开通一年多来,服务游客约200万人次。

  香港记者李畅说,相比十年前第一次来武汉,如今武汉已发生巨变,尤其是交通网络发展速度飞快。“空轨不仅为武汉市民增添了新型出行方式,还成为向全球游客展示城市魅力的科技景观。”她说。

  在武汉经开区,一台台头顶激光雷达的无人驾驶汽车成市民出行热门选择,也成中外记者关注的焦点。它们看似与普通网约车无异,但车顶和车身四周安装有多个传感器和摄像头。乘客在手机上输入起始点,便可呼叫无人驾驶汽车。

  日本记者石井宏树表示,此前就看到过无人驾驶汽车的新闻,此次在武汉如愿体验,通过车内电子屏,可以清晰看到路线和路况,遇到路障会主动避让,能准确识别红绿灯。

  此外,在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外记者戴上VR头盔,立马“穿越”到渔猎时代。这是该院打造的“文明一万年·智能社会体验馆”,通过多人实时在线同步技术、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虚拟数字人等技术,带领玩家身临其境体验中华文明变迁,进行科普教育。

  第一次来武汉的日本记者松仓佑辅说,“黑科技”是他对武汉的初印象,从出行、娱乐到工作,“黑科技”触手可及,并且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据光谷创新发展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23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武汉已聚集1000多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超过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以人工智能为原点,武汉已衍生出55条“AI+”新赛道,包括AI+光电子、生命健康、智能网联车、北斗、智能制造等。(完)

中柬车手柬埔寨柏威夏开展汽车拉力赛 激情穿越热带雨林

新能源汽车下乡 优惠直达消费者 五部门发力了→

福州高新区打造高水平新兴产业集群

福建省建瓯市发布暴雨橙色预警_2

跨关区保税展示助力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不要揪!有人因此进急诊……医生提醒→

国庆假期首日福建铁路发送旅客79.7万人次

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持续部署人员装备 支援湖南岳阳市华容县决口险情处置

俄称击落乌军战机 乌称前线交战激烈

新春走基层|24小时服务过海旅客 海口秀英区志愿服务不打烊

大亚湾核电站累计供电近1万亿千瓦时

首次整机试验成功!我国大推力氢氧火箭有突破性进展

中外记者“走读”武汉:“黑科技”触手可及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练习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