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燥第一补”山药和它是绝配!滋阴补气、健脾和胃,补足身体秋冬不受苦!

❤

今天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白露。时至白露,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所代替,白天还尚有太阳的余温,但到了夜间气温骤降,昼夜温差逐渐拉大。

“润燥第一补”山药和它是绝配!滋阴补气、健脾和胃,补足身体秋冬不受苦!
(图侵删)

民谚:“白露身弗露。”言至是天气乃肃,可以授衣耳。意思就是讲白露节气昼夜温差拉大,注意添衣保暖防秋寒。

《养生八字诀》春蒸、夏拌、秋汤、冬煲。

白露多喝汤,不用医生帮。这个节气除了防秋寒,还应当防秋燥,少吃辛辣油腻食物,适当喝一些汤,润燥不上火。“吃饭先喝汤,到老不受伤。”

三种汤水,越喝身体越补!

01鲫鱼汤

水产鱼类一直是营养专家推荐的荤菜,富含优质蛋白,而且容易被人体所吸收。

鲫鱼便宜好买,而且健脾利湿、和中开胃,特别适合初秋白露清补身体,对于脾胃虚弱、水肿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秋天吃鲫鱼有养护血管、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平时做鲫鱼汤大多是炖豆腐,今天推荐一道适合体虚人群的山药鲫鱼汤。

山药健脾止泻,薏米健脾化湿,砂仁芳香开胃,鲫鱼补充蛋白质,红小豆利水。这道食疗方对于虚损性疾病、病后体质虚弱、大便溏泻、蛋白偏低引起胸水腹水者非常合适。

食材:生山药100克、生薏苡仁50克、砂仁6克、鲫鱼1条(半斤)、红小豆

做法:

1、鲫鱼内脏掏空,不去鳞片,将红小豆塞满鱼肚子,加水,与生姜、大蒜等佐料一起炖煮2小时。

2、加入生山药、薏仁米,再煮40分钟。

3、加入砂仁,继续煮10分钟。

02梨汤

梨被称为“天生甘露饮”,中医认为,梨有滋养肺胃之阴,润肠通便、清热降火等功效,尤其适合口舌生疮、咽喉疼痛的人群。

梨汤最常吃的是小吊梨汤,今天做梨汤咱们加点儿不一样的料——黄芪。特别适合经常咳嗽感冒、爱出汗、乏力、干咳无痰的肺气亏虚人群。

食材:黄芪2-3片、雪花梨1个、银耳2-3朵、百合7-8片

做法:

1、黄芪提前浸泡半小时,银耳泡发,雪花梨切块。

2、所有食材加适量水一起炖煮,开锅后煮半小时即可。

注意:

1、黄芪不要放多,特别容易上火、口干舌燥的人建议少放或者不放。

2、脾胃虚弱的人可以再加几颗龙眼。

03石斛汤

《神农本草经》记载:石斛补肺、胃、肾养精,补五脏虚劳,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

鲜石斛,养津清热,适合热病、发烧后津液亏虚。

石斛滋阴润燥,还含有黏蛋白,太子参补脾肺之气,适合秋季有口干、皮肤干、大便干等燥的症状时,日常调理用。

国家级名老中医姜良铎姜老告诉我们,应对燥毒,要滋阴、养血、润燥、祛毒,对此,姜老推荐了扶正润燥饮。

食材:石斛20克、太子参6克

做法:将两种食材放入锅中煮出黏糊感即可,石斛煮的时间要长一些,还可以加入梨皮,增强润燥的功效,口感也更好。

注意:胃脘胀满、没有食欲、舌苔厚腻等湿重人群不宜滋阴。

秋季喝汤有3忌

01

不要太烫

喝过热的汤,很容易损伤食道粘膜,增加食管疾病风险。

食道和口腔粘膜的适宜温度最高不能超过60℃,所以可以将汤放置温热再饮用。

02

不要只喝汤

即使熬了很久,汤的营养成分也不如煲汤底料,所以汤中的食材也要吃。

03

少吃汤泡饭

不少老人孩子喜欢吃汤泡饭,但汤泡饭中的米饭经过浸泡,在吃的时候不会充分咀嚼,容易增加胃的吸收消化负担。

(养身厨房)

嗨翻爆棚 黄河魅力势不可挡

重庆市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首都金融业展示高质量发展成效

曹缘:顶得住的跳水“四冠王”

三预警齐发!山东自南向北将迎降雪 聊城、济南等部分地区有暴雪

国际奥委会发言人: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将是“震撼全球”的视觉盛宴

特雷-杨:我与库里确有一些相似之处 但我们的比赛方式不同

全能战士!字母哥超越贾巴尔成为雄鹿队史篮板王

海南省屯昌县发布大雾橙色预警

湖南首个地下水应急备用水源建成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西宁农谷说“新农”——全省农业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成效初显

“润燥第一补”山药和它是绝配!滋阴补气、健脾和胃,补足身体秋冬不受苦!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练习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