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八,一场南下的寒潮让江苏常州的天气比往年寒冷一些。在李园园的新家里,红彤彤的窗花、福字、中国结透着浓浓的年味儿。煎荷包蛋、煮麦片糊,妻子杨合群端上热乎乎的早餐,这是李园园开年的第一个工作日。

李园园告诉女儿:幸福年要从写“福”字开始
春节前本是外卖小哥最忙碌的时候。但今年提早好几天,李园园就开着满载年货的二手小车,返回夫妻俩的老家贵州榕江、安徽砀山过年,辗转奔波了几千公里。女儿霏儿今年暑假后就要上小学,对李园园来说,过年回家的意义就是“让老人知道我们过得挺好的。”
2016年的秋天,26年的李园园从安徽老家来到常州找了份外卖骑手工作,一人一车,披星戴月。“早上7、8点钟一直干到夜里12点。正常骑手一天只跑30-40单,我一天干了差不多三天的量,跑了97单,一整天人都绷得紧紧的,到第二天手都攥不紧。”
争分夺秒是李园园的工作常态
那时候,李园园的时刻表是精确到分秒的。哪一栋楼爬楼梯更快、哪一个小区走哪个门不绕路,最优路线早就刻在他的心里。在计划表之外,一门心思跑单的他和爱情撞了个满怀。2017年,杨合群在一家冒菜店当店员,李园园经常从她手里取餐,一来二去,这位贵州姑娘成了他的新娘。2018年的中秋节,女儿霏儿就出生了。
小霏儿给李园园不足十平方米的出租屋里带来更多的欣喜,还有众多让小夫妻措手不及的时刻。2019年春天,霏儿确诊小儿肺炎,几个月反复的住院治疗费用压得“跑单王”李园园喘不上气。滴答滴答,是女儿手背上的点滴声,也是李园园心中每一单的倒计时,“总共花了2万来块钱,但是2万多块钱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得了了。”
送外卖途中的李园园
小家一时难堪重负,杨合群在菜市场猪肉档口找到一份工作以贴补家用。年幼体弱的女儿谁来带成了最棘手的问题。小夫妻俩商量:上午是菜市场档口忙碌的时候,女儿跟着爸爸去送外卖;到了中午外卖高峰期,李园园再把霏儿送去菜场,由妈妈带。
自此,李园园的电动车上多了一个外卖箱:后面车座上的,是顾客点的外卖;小心翼翼夹在脚下的,是女儿的“摇篮”。送外卖上楼时,他一手提外卖,一手抱着孩子,“人家一上午送个五单我就送三单,少一点,安全第一。”
每次出门前,李园园会细心准备好婴儿用品,热水、奶瓶、纸尿裤、湿纸巾。霏儿的专属外卖箱里铺了小垫子,坐在里面时,小小的她时不时露出脑袋,顶着箱盖,好奇地观察外面的风景。
“住”在爸爸外卖箱里的外卖宝宝霏儿
那段时间,不论送餐地在哪,李园园都把女儿带在身边。在有限的空间内,担心蜷着腿影响骨骼发育,李园园就时不时将孩子背在身后;担心深冬的寒风,他会铺一层厚棉被挡风;孩子饿了,他会停下来熟练给孩子喂奶。平平无奇的外卖箱,是一个父亲为女儿打造出的避风港,女儿的笑容是他治愈一天疲惫的良药。“我女儿很小就爱笑,我一喊她的名字,她就会使劲顶一下箱子,露出脑袋来露一个笑脸。”
不忙的时候,李园园和妻子喜欢拍视频记录生活的点滴,在跟着爸爸送外卖一年多后,霏儿坐在外卖箱里看着镜头甜甜笑着的视频火爆全网,霏儿被网友称为“外卖箱宝宝”。
流量如潮水般涌入李园园的账号,他特意录制了一段短视频回应关注。说:“虽然日子过得比较清苦,但我相信美好的生活,正会伴着孩子的成长慢慢向我们走来,阳光也会照进每一个努力的人。”
三岁多的“外卖宝宝”有了一份“工龄”两年多的“外卖工作”
女儿渐渐长大,座椅从爸爸脚下的外卖箱换到了爸爸的电动车后座,三岁多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份“工龄”两年多的“外卖工作”。而李园园也从争分夺秒的“跑单王”,变成稳字当头的“佛系”外卖员。
李园园清楚记得幸福具象化的一刻:送完一天的外卖,晚上回到那个“吃喝都在床上”的简陋出租房,躺在伸不直腿脚的硬板床上,闻到空气中残留的饭菜香,望着睡梦中的妻女,心头是沉甸甸的踏实。“我曾经跟妻子说,以后不管日子过得再难,我们一家人不能分开,分开就失去了家的意义。我自己是留守儿童,不想让孩子像我一样。”
李园园说,一家人住一起就是家的意义
李园园的短视频账号下,细碎的日常记录勾勒出小家庭向前的每一步:霏儿学会用勺子吃饭、站在水池旁的塑料凳上帮大人刷碗、霏儿上幼儿园了、爸爸买了二手车……
2022年底,夫妻俩攒够首付,买下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有了房,在异乡城市才算真正站稳脚跟。付完这一大笔钱,一家人又度过了一阵捉襟见肘的日子,隔了好些日子才着手买材料、搞装修。搬家前夜,夫妻俩激动不已:“在别人看来可能不是那么好,但却是我们的全部;房子小了一点,但是我觉得能够装得下我们一家三口的欢声笑语。”
在女儿眼中,爸爸平安回到家,就是家的意义
新的一年,奔赴新程。李园园在新年视频里说,作为普通人没有宏大的愿望,只想用尽全力为家遮风挡雨。“内心充满爱,充满对周围、对家人、对所有事物美好的期待,好的事情总会发生。”
陪伴李园园的外卖箱,最多只能承载十来单外卖的重量,但它又举足轻重,一路见证着他从孤身一人到三口之家,从城中村蜗居走到新居,它曾是李园园的全部倚仗,也是一位父亲托起一个家的支点。
李园园一家新居留影
(中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