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十五,大医生在这里祝您元宵佳节阖家欢乐,万事如意,平安健康!

元宵一过,这春节就算过完了,留给我们的不仅有团聚的喜悦,还有一身甩不掉的脂肪,于是很多人纷纷开始健身、减肥“突击战”,把减脂瘦身提上了日程。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脂肪都是“坏角色”,其中也有“平民”,甚至“好人”。
1
脂肪长对地方它就做好事
长错地方它就干坏事
哪里的脂肪越多越好呢?
答案是:臀腿。
当然,要补充一点:腿粗腰细才是好事,至于全身膨胀,一起变大变强嘛……就只是单纯胖了而已。
根据存在部位不同,脂肪可以分为三种:
1 皮下脂肪:影响美观
皮下脂肪主要分布在臀部、四肢等部位。
尤其大腿粗(46~60cm范围内)的人有福了,相对大腿纤细的人,表现出更长寿、血糖、血脂、血压水平也更健康的共性。
因为长在这里的脂肪细胞,具有体积小、数量多,胰岛素敏感性高,分泌脂联素和瘦素多、炎症因子少,代谢异常风险低等优点。
此外,它还有保暖、隔热等作用,保持我们身体有恒定的温度。皮下脂肪一多,整个人看起来就会比较胖,虎背熊腰。
2 内脏脂肪:影响健康
内脏脂肪主要存在于腹腔内,围绕着不同脏器,如心、肝、肾、肠等。
适当的内脏脂肪可以保护脏器,但是过多就会让慢病的风险增加,例如血脂高、脂肪肝等,都是内脏脂肪多引起的,所以它是一种影响健康的脂肪!
3 管道脂肪:影响寿命
危险的内脏脂肪如果越来越多,就会深入我们的身体,渗入血管,变成最危险的管道脂肪。
管道脂肪堆积越多,代谢异常和恶性肿瘤的风险也会变得更大,是一种影响寿命的脂肪!它对动脉和静脉都有危害——
对动脉而言:血管脂肪过多,又有斑块的形成,有可能会造成重度的狭窄,甚至完全堵塞,这时候心梗、脑梗也许就会一触即发了。
对静脉而言:过量的管道脂肪虽然不会直接形成静脉血栓,但是对于血管壁会形成伤害,影响血流速度、血液粘稠度,这些都会增加静脉血栓的风险。
所以,内脏及管道脂肪是造成我们慢性风险、肿瘤发生风险和患病程度的重要关联因素。
2
怎么判断
是皮下脂肪还是内脏脂肪
大家可以摸一摸肚皮,能捏起来的小肉肉就是皮下脂肪。
1 内脏脂肪是否超标,一算就知道
一般情况下,我们习惯用BMI【BMI=体重(kg)÷身高^2(m)】来衡量一个人的脂肪情况——
BMI 24~28:超重;
BMI >28:肥胖;
BMI >30:重度肥胖。
但专家告诉我们,体重指数(BMI)只能衡量脂肪总量,无法衡量脂肪分布。
有个指数比BMI更管用,能更精确地帮我们判断内脏脂肪的分布状况。这个指标就是腰臀比!
腰围指标反映的是腹部内脏脂肪的情况;臀围除了能测量臀部脂肪情况,还能反映出下肢肌肉质量。
腰臀比=腰围÷臀围,可反映中心型肥胖的程度。
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心型肥胖定义为:男性腰臀比超过0.9,女性超过0.85。若腰臀比大于1,则意味着健康风险较大。
2 胖也要“胖”对地方
生活中被讨论得最多的,莫过于“梨形身材”——即和全身比起来,大腿以及臀部显得格外厚实粗壮的体型。
这种身材的人都有一个烦恼:裤子很难挑到合适的,不是腰围太松就是臀围太紧……然而,在科学家看来,“细腰肥臀”的梨型身材,反而是个“宝藏”!
《欧洲心脏杂志》发表了一项长达18年的研究,在追踪2683名50~79岁的绝经后女性发现——
最健康的身材是“标准梨子”,即上半身脂肪最少,腿部脂肪最多;与之相对,最不健康的是“标准苹果”,上半身肉多得很,腿上却没多少脂肪。
而且“标准苹果”身材的女性比“标准梨子”身材的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91%!
3
脂肪没长对地方?
两招重新调整脂肪分配
道理都懂了,没有梨型身材的先天优势怎么办,苹果型身材还有救吗?脂肪没长对位置还能改吗?
答案是能,抓住下面两个要点就行。
1 中强度运动,调动棕色脂肪
人体内的脂肪,可以分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两种,其中棕色脂肪是自带的“减肥良药”,能帮助消耗能量。
研究发现,每100克棕色脂肪,一天内能燃烧正常饮食所摄取能量的2倍!
每天30~40分钟的中强度运动,即保持运动心率=(220-年龄)*(60%~70%),可以充分调动棕色脂肪,燃烧白色脂肪,使肌肉和脂肪比例发生明显变化。
如果膝盖不太好可以游泳;心肺功能不太好的要控制运动量,量力而行!
【小贴士】低温刺激也能调动棕色脂肪,因此体质好的人可以试试洗冷水澡。
2 锻炼腹部核心肌群
坐在瑜伽垫上,双腿略微抬高,身体稍微后仰,双手平举并快速进行上下摆动,每天做600次(可以分多组完成),有助于腹部燃脂增肌。
(我是大医生官微)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丨户外科普活动在海淀公园启动 VR体验区人气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