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泉州归侨家庭新年做糕忙 匠心传承“南洋味道”

❤

中新网泉州2月9日电 (吴冠标)印尼千层糕、黄金糕、九层糕……在福建泉州洛江区阳山社区的一间小屋里,一盘盘印尼特色糕点香气四溢,手机订单声此起彼伏。

(新春走基层)泉州归侨家庭新年做糕忙 匠心传承“南洋味道”
(图侵删)

  “无糕不成宴,每到节日,千层糕、九层糕等糕点是归侨家庭必备的食物,老一辈人都会做。”2月9日除夕这天,印尼归侨三代刘静和家人依旧忙碌于制作糕点。“原先是自己做着玩,没想到那么多人喜欢,慢慢地就做出了名气,订单不断。”

2月8日,刘静刚做好一块印尼黄金糕。 柯宁 摄

  刘静告诉记者,临近春节,印尼糕点供不应求。但印尼糕点大多是慢工出细活,比如千层糕就需要一层一层地涂抹浆料和烤制,制作一块就要几个小时。“于是我们‘全家总动员’,我父母一起通宵做糕、配送,舅舅、堂姐也来帮忙。大家求质不求量,力图还原南洋味道。”

2月8日,刘静(右)和母亲、堂姐一起在厨房制作印尼糕点。 吴冠标 摄

  刘静的做糕手艺传承自母亲胡玉宝,在胡玉宝眼中,这个十几岁就缠着她学做印尼糕点的女儿早已青出于蓝。“我们这里的印尼糕点是有‘秘方’的,需要的香料一样也不能少,更要细心、耐心,才有那个南洋味。她比我强,会创新,也会拓宽客源,通过网络让更多人爱上我们的印尼美食。”

  胡玉宝所在的阳山社区原是一个归国华侨聚集区,这里住着东南亚各国的归侨以及他们的后代,目前有归侨323人,侨眷963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制作南洋糕点的传统。

千层糕是印尼归侨家庭过年必备的糕点。 吴冠标 摄

  20世纪60年代,胡玉宝的父母一家从印尼回到国内定居,胡玉宝从小品尝印尼糕点,成家后也跟着长辈们学习做糕。在胡玉宝的印象里,小时候家里的糕点模具都是从印尼带回来的,年龄比她还大。

  自小爱吃糕、爱做糕的刘静大学毕业后,辗转回到了家乡。看到母亲做糕辛苦,她下定决心把母亲手上这门“南洋味道”传承下去。“千层糕寄托着千层思念,是姥姥、舅舅这些老归侨们对南洋生活的回忆。”

  如今,刘静的手艺得到了母亲和许多老归侨认可,她在保留“南洋味道”的同时,也不断对糕点进行创新。“但不管怎么变,我们的糕点都会是最初始的圆形,希望每一个吃到糕点的人圆圆满满。”(完)

【编辑:刘阳禾】

以媒称以政府或向美传话:黎以停火协议到期后将继续保持黎南部驻军

云南省丘北县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伊拉克民兵武装称袭击以色列境内两处目标

安徽谢桥煤矿瓦斯爆炸致9死15伤调查报告公布:对37名责任人提出处理建议

广东省台山市发布寒冷黄色预警

墨西哥总统表示“暂停”与美国驻墨使馆关系

以官员称美总统高级顾问将访以并提交黎以停火提案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哈铁元旦期间预计发送旅客超130万人次

日本民间团体:东京军医学校旧址发现的人骨与731部队有关

乐平法院成立企业合规服务中心

中东部将有大范围降水 强冷空气影响北方地区

(新春走基层)泉州归侨家庭新年做糕忙 匠心传承“南洋味道”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练习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