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在云南文山发现一蜥蜴新种 命名为“招龙棱蜥”

❤

中新网昆明7月27日电 (记者 胡远航)记者27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车静团队在云南文山采集到两尾大型棱蜥。后经研究发现为新种,命名为招龙棱蜥Tropidophorus vongx。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动物分类学》。

科研人员在云南文山发现一蜥蜴新种 命名为“招龙棱蜥”
(图侵删)

图为招龙棱蜥模式标本的活体照。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供图

  棱蜥属隶属于爬行类有鳞目蜥蜴亚目石龙子科,是一类中小型半水栖石龙子,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中国仅记录4种,主要分布于华南和西南地区。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车静团队2024年开展野外调查时,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的低海拔喀斯特丛林中,采集到两尾大型棱蜥。基于线粒体DNA片段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文山州采集的棱蜥与中国的海南棱蜥T. hainanus和越南北部的巴位棱蜥T. baviensis关系最为接近,但遗传分化较大;后经形态研究发现,文山州的棱蜥体型较大、头部鳞片光滑而身体背部鳞片强烈起棱、额鼻鳞完整、雄性体腹黄色,可以与上述已知物种和本属其它进行有效区分。结合以上两类数据,研究团队将在文山州发现的棱蜥命名为一新种,即招龙棱蜥Tropidophorus vongx。

  科研人员介绍,新种拉丁文名“vongx”源自苗语里“龙”的写法,一是因为该新种外观上神似缩小版的“龙”,二是为了纪念当地苗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招龙节,以此表达研究团队对当地民族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生活方式的敬意。

图为招龙棱蜥栖息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供图

  同时,招龙棱蜥栖息于伴有喀斯特地貌的低海拔热带雨林,扁平的体型有助于其藏匿于狭窄的石缝中。这一新种的发现,揭示热带-亚热带地区喀斯特地貌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也凸显云南省南部各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生态价值。

  该研究得到重点研发项目、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调查监测项目的支持。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剀、云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李凌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车静为文章的通讯作者。(完)

(中国新闻网)

两岁女童商场走失 网格员微信群接力寻娃送回家

江西省宜春市发布大雾黄色预警_2

春天里 再启程——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侧记

数千遗失证件物品从这个小岗位“回家”

头发软 VS 头发硬,哪个更好?头发软硬和体质有关?

海南省白沙县发布雷雨大风橙色预警

宁夏银川发出亲商暖企、安商助企、尊商重企“强音”

知名品牌“猪肉水饺”中鸡肉鸭皮含量更高!还卖出了140多万包?网友懵了:我经常买

湖北省襄阳市发布大雾黄色预警_2

世卫组织代表:汗尤尼斯医疗设施受损程度超乎想象

林诗栋晋级WTT法兰克福冠军赛男单四强

韩国4月前20日贸易赤字超26亿美元

科研人员在云南文山发现一蜥蜴新种 命名为“招龙棱蜥”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练习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